近年來,常有不法分子打著高考“提前查分”“降分補錄”等幌子借機實施詐騙??忌图议L一定要提高警惕,明辨詐騙手段,識破高考騙局。 ■“提前查分”騙局 高考結束后,不法分子利用家長“熬”不住的焦躁情緒作案,通過偽基站群發短信,聲稱可以提前查詢高考成績,并附有“查詢分數”的網址鏈接。 防詐提示: 考生及家長在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短信里來歷不明的鏈接,更不能隨意泄露自己的銀行賬戶信息以及手機驗證碼信息。 ■“免試入學”騙局 在招生錄取詐騙中,最常見的就是不法分子打著招生機構有“內部關系”“特殊渠道”等幌子,聲稱可以“特批”,換取“內部指標”“點招名額”或“計劃外指標”等,向考生和家長作“交錢就能低分高錄”的虛假承諾。 他們會通過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招生信息網”或“··高校招生網”,假扮高校招生人員,向家長索取“定金”。一旦家長輕信騙局,轉賬匯款,等到的只能是偽造的通知書,或是直接被騙子拉黑。 防詐提示: 招生學校和招生計劃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對社會公布。正規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費用,也不存在通過內部關系花錢錄取的好事。凡是以招錄為名收取保證金、錄取費的短信及電話,切勿輕信! 任何個人說自己手中有招生計劃和名額都是不可能的。 ■“志愿填報”騙局 每年高考志愿填報前夕,總有中介或網站宣稱掌握內部大數據,收取天價咨詢費。 防詐提示: 所謂的“內部大數據”純屬造謠??忌鷧⒓又驹柑顖笾笇ё稍兓顒右欢ㄒJ清主辦機構,等待學校官方通知,對于社會上收費性質的志愿填報咨詢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為準。 ■“助學金”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身份信息后,自稱為教育局或高校工作人員,可以對困難考生或成績優異的考生提前發放助學金、獎學金,以再不領就過期的名義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手續費,實則是騙取資金。 防詐提示: 考生及家長如果接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部門工作人員電話,聲稱要發放“國家助學金”“助學扶助款”時,切勿抱有僥幸心理,應及時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