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文,男,家住小南辛堡鎮辛莊村,因為車禍原因,他的雙腿高位截肢,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殘疾人是一個需要社會來幫助的群體。但他雖然身體殘疾,卻將自己的一腔熱情投身到公益事業中,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別人,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就是張忠文。這個滿臉滄桑的漢子就是張忠文,平時就依靠著半截假肢勉強能生活自理。在張忠文的家里,不大的小院子充滿了濃濃的紅色主題文化,在屋子里,一個柜子上整整齊齊擺滿了愛心人士捐贈來的衣物。張忠文在自己的家里辦了這個愛心衣屋接力站。將愛心人士捐贈的衣服分類整理,分發給附近有需要的村民。 命運讓他走上公益之路 今年50歲的張忠文,原本是一名貨車司機,平時性格開朗,好結交朋友。2012年,一場意外的交通事故改變了他的人生,最終命雖然是保住了,但卻造成了他的雙腿高位截肢。這次事故讓一個積極向上、踏實能干的男子漢變成了一個重度殘疾人,這讓張忠文的精神徹底崩潰了。出院后,張忠文面對不了這個殘酷的現實,一時難以適應失去雙腿的生活,他幾度彷徨無助,與年邁的父母共同生活,更使他倍感生活的重壓,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出院后,朋友、同學也經常來看他,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公益團隊、愛心人士的關懷和鼓勵。在大家的幫助下,張忠文逐漸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大家的開導,讓張忠文猛然醒悟,自己還有年邁的父母,不能讓他們精神上再次受到打擊,一定要好好地活著、盡孝道,回報父母的養育恩。之后,張忠文成為懷來縣殘疾人聯合會的一名普通會員。 在與公益團隊、愛心人士的接觸中,張忠文受到很大啟發。自己雖然是一名殘疾人,但是不能只等著別人來關懷、幫助。雖然沒有了雙腿,但自己還有健康的大腦和雙手,自己應該為社會、為別人做點什么。2019年,在愛心人士的鼓勵下,張忠文加入了河北省志愿服務聯合會,成為一名光榮的公益志愿者。走上公益之路成為了張忠文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張忠文認識、接觸了一大批有正能量、愿意付出的愛心人士,他們給了張忠文巨大的動力和精神力量,讓他看到了社會的美好和生活的希望。 愛心衣屋暖人心 2019年,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張忠文在自己的家里建立了這個愛心衣屋接力站,將愛心人士捐贈的衣物進行整理,并分發給有需要的人??h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以后將其納入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愛心接力站。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張忠文逐漸找到了自身的價值,也慢慢變得樂觀起來。依靠半截假肢,他也能做到生活自理。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他還要照顧已經年邁的父母。除此之外他還自學了一些法律常識,以及一些簡單的家電維修知識,附近的村民有什么事找到他,他也都會熱心地幫助。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建黨百年,在愛心團隊的幫助下,張忠文在自家建起了紅色文化小院和文化室,大力弘揚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和奮斗史,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為村民打造紅色文化陣地,為公益人士打造紅色文化公益之家,同時也為外地客人提供農家旅游與紅色文化教育為一體的寓教于樂的公益場所。 十幾年來,是公益組織的幫助讓張忠文收獲了自信,通過參與公益活動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標。在公益活動中,張忠文付出了愛心,收獲了快樂。雖然他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他卻在這份堅持與付出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張忠文在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也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用行動去感動別人,用微薄的力量去回饋社會。生活給了他太多的不公,他卻沒有抱怨,沒有消沉。他用自強的信念,無私的奉獻,讓自己的人生同樣精彩。 |